文章目錄 1. 拉花步驟與基礎原理介紹 2. 適合拉花的咖啡杯怎麼挑? |
拉花是一種結合技術和藝術的咖啡製作過程,對新手來說,選對咖啡杯不僅可以提高成功率,還能更好地理解拉花的原理。接下來,我們會簡單介紹拉花的基本步驟,並聊聊咖啡杯的設計是怎麼影響拉花效果的。
拉花步驟與基礎原理介紹
1. 萃取濃縮咖啡 (Espresso)
拉花的第一步是做好濃縮咖啡,杯面會有一層漂亮的 Crema (咖啡油脂層)。這層 Crema 會在咖啡表面形成表面張力,可以支撐奶泡漂浮,讓拉花圖案浮在咖啡表面。
2. 打奶泡 (60-70°C)
接下來使用蒸汽棒或其他工具打發牛奶,將牛奶打發成細緻的 微泡 (Microfoam)。
打奶泡的理想溫度是 60-70°C,低於這個溫度會來不及打發成綿密小泡怕,進而影響口感,溫度太高則會破壞牛奶的結構,讓人不易喝出甜味。
小撇步:奶泡要像絲綢一樣光亮細緻,這樣倒進咖啡裡才會融合得漂亮。
3. 拉花的兩個階段
- 融合階段:一開始要從高處將奶泡注入濃縮咖啡中,利用奶泡的重量與高低落差,讓奶泡穿透 Crema,和咖啡充分混合。
- 製作圖案階段:當杯中液體達到五、六分滿時,要把鋼杯壺嘴靠近咖啡表面,降低倒奶的高度,此時注入奶泡的高度較低,能減緩奶泡向下的衝力,讓質地輕盈的奶泡浮在Crema上,形成清晰的白色圖案。
小提醒:掌握好倒奶的高度和速度,是拉出漂亮圖案的關鍵!
適合拉花的咖啡杯怎麼挑?杯口寬窄、杯身高低、圓底方底、杯壁厚薄?
選擇合適的咖啡杯對於拉花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。以下幾點特性,是新手在選杯子時需要注意的:
1. 杯口:寬口更佳
寬口的咖啡杯有更多的「畫布空間」,讓你能更自在地倒出奶泡,也更容易拉出大圖案,容錯率也更高。
此外,寬口設計讓拉花鋼杯的壺嘴能更靠近咖啡表面,操作起來更加順手,作圖也更方便。
小結論:對新手來說,想要拉大圖、練技術,選寬口咖啡杯就對了!
2. 杯高:矮杯更易掌握
一樣五分滿,使用矮杯拉花,可以讓鋼杯壺嘴可以更靠近咖啡表面,這樣倒奶的高度比較低,就可以減少奶泡向下的衝擊力,使奶泡更容易浮起並形成圖案,而不是被「打沉」到咖啡底部。
相較之下,深杯會因為高低差太大,容易讓奶泡被帶進咖啡裡,圖案就拉不清楚。
小結論:矮杯更方便融合、更好操作
3. 杯底:圓弧底部更理想
圓弧底部可以讓奶泡和咖啡的流動性更好,兩者融合得更均勻,也比較容易做出細膩的圖案。
直角底的杯子可能會讓奶泡卡在杯底,不太適合新手使用。
小結論:圓弧底部讓奶泡更好控制!
4. 杯壁:厚實更安全
拉花時需要手持咖啡杯的杯身,而奶泡的溫度通常在 60-70°C,如果杯壁太薄,不僅容易燙手,還會讓咖啡更快變涼。選擇杯壁厚實的咖啡杯,不僅能避免燙手,還能更有效保溫,延長咖啡的最佳適飲時間。
小結論:厚實杯壁不燙手,咖啡也更保溫!
推薦新手的拉花咖啡杯
總結一下,建議新手選擇 寬口、矮身、圓底、厚實杯壁 的咖啡杯。
這些設計特性能讓奶泡更均勻地融合與浮起,並減少操作難度,幫助拉花過程更順利。
Loveramics愛陶樂 蛋形咖啡杯—專為拉花拿鐵而生的咖啡杯!
在眾多咖啡杯品牌中,Loveramics愛陶樂蛋形咖啡杯 是無論專業咖啡師或新手都能完美使用的理想選擇。它專為「拉花」與「拿鐵」精心設計,優化了咖啡杯的高度、杯口、底部與杯壁結構,讓每一杯咖啡都能呈現最佳效果。
Loveramics愛陶樂 蛋形杯的亮點
- 寬口與適中高度:便於鋼杯壺嘴靠近咖啡表面,奶泡較易浮起,且擁有更大的作圖空間。
- 圓弧底部設計:液體流動更順暢,讓奶泡與咖啡的融合度更高。
- 厚實杯壁:拉花過程中不燙手,提供更好的保溫效果,延長咖啡的最佳適飲時間
- 高溫燒製陶瓷:經過 1300°C 燒製,更耐用堅固,品質更好!
- 100% 符合食品安全標準:不含鉛和鎘,符合歐盟(EU)、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(FDA)和 Prop65 標準
為什麼選擇 Loveramics愛陶樂?
不僅如此,Loveramics愛陶樂蛋形咖啡杯 連續多年被選為 世界咖啡大賽 (WCC) 和 世界拉花大賽 (WLAC) 的指定用杯,深受專業選手的喜愛,也因其獨特的設計,成為學習拉花的最佳夥伴。
蛋形杯專為拉花與拿鐵設計,無論是操作手感還是流體動力學都考量得很細緻。它能幫助咖啡師和新手輕鬆掌握拉花技巧,提升圖案美感與精細度。
特別提醒:市面仿冒品眾多,請認明 Loveramics愛陶樂 於台灣的官方代理商—「給意思 Givings」,確保品質與食品安全!
結語:讓練習更輕鬆,從好杯子開始!
拉花的路上,找到一個得心應手的咖啡杯,真的會讓你事半功倍。Loveramics 愛陶樂蛋形咖啡杯不僅是專業的選擇,更是新手的好夥伴。快拿起這款杯子,開啟你的拉花之旅吧!